文章 Article

我很怕見不到媽媽最後一面,但如果我回去了誰能給媽媽寄錢?

2024/05/21 移工故事
群眾服務協會長期對外分享庇護所移工媽媽的故事,但有些網友仍然不能理解移工在台灣懷孕生子的決定,甚至誤會移工在台灣生產是貪圖醫療資源,或是不敢回國生下父不詳的小孩。

寶寶帶回印尼給家人照顧,讓我們更放心在台灣為孩子打拼

2024/05/10 移工故事
每到穆斯林的齋戒月,許多印尼移工就會像工廠請休假回國,和家人一同歡度開齋節。 不少產後重新工作的移工媽媽,也趁這段時間,託付休假回國的先生,把寶寶帶去給印尼的家人照顧,群眾印尼庇護所的懷孕移工媽媽:山蒂,就是其中一位。

雇主全家幫我的孩子慶生,是對移工媽媽最大的鼓勵

2024/05/03 移工故事
「叔叔看我的小孩就像孫子,會讓我放假把小孩帶到家裡跟他們全家玩,我真的很幸運。」 芮妮口中的「叔叔」是她產後復工的新雇主,而她照顧的人是雇主的太太——去年腦中風癱瘓的「阿姨」。 去年「阿姨」無預警倒下後,一家人生活頓失方向、手忙腳亂。三個月後雇主透過群眾非營利仲介詢問聘僱外籍看護事宜,在我們的媒合下,芮妮成為他們的新幫手。

正義可能會遲到,但絕不會缺席

2023/12/20 移工故事
今年41歲的Jaga從事遠洋漁船工作9年,由台灣人投資經營的萬那杜籍「大旺號」是他待的第四艘漁船,2019年4月出海沒多久,他就發現這艘船的氣氛跟過去他待過的漁船截然不同。

每天陪照護的阿嬤進出醫院,卻發現自己已經乳癌三期

2023/12/16 移工故事
40歲的可娜來自菲律賓,理一頭個性的平頭,配上一雙靈動的大眼睛和甜甜笑容。她用流利的中文說:「我以前頭髮很長,會定期離子燙保養頭髮。但生病以後,我不管這麼多了,健康最重要。」

來到庇護所待產,我很珍惜在這裡的生活

2023/10/15 移工故事
來自中越的阿梅說著一口流利的中文,懷孕四個月的她小腹微凸,看不出來已經31歲。阿梅和許多越南移工一樣,為了減輕父母務農的經濟壓力,借錢支付高昂的仲介費後來到台灣的電子廠工作,一待就是10年。 這10年,阿梅在工廠升到小組長的位置,也在台灣認識同樣來自越南的先生。去年因為疫情無法回國,阿梅和先生選擇在台灣越南辦事處辦理結婚登記,兩人決定結束工作合約後一起回國。

用青春陪伴許多病人,成為高齡產婦的移工生活卻支離破碎

2023/10/06 移工故事
阿賢31歲那年來到台灣,十年來待過幾個不同的養護機構,照顧老人和身心障礙朋友。 雖然換過三次工作,但她至今依然和以前照顧的重度身障大姐維持家人般的情誼,偶爾還會打電話回養護中心關心對方的近況。這讓人很難想像,和病患相處融洽的阿賢,以前在越南完全沒有護理工作經驗,都是在工廠上班。

來台灣第六天,我的右手食指就被機器碾碎了

2023/09/18 移工故事
來台灣前,20歲的阿越從鄰居親戚的口中想像在台灣工作的無數可能;卻怎麼也沒想到,自己來台工作第六天,就失去了右手食指。 「我的手原本很白嫩,現在變成這樣了…」伸出食指殘缺的右手,阿越露出害羞又無奈的苦笑,像是自責怎麼這麼粗心。這個單純的大男孩,讓人看了好心疼。

印尼安置中心慶祝開齋節,邀請移工「回娘家」

2023/09/10 移工故事
週末群眾印尼庇護所(Shelter SPA)和全國家戶勞動產業工會(SPPNT)舉辦印尼開齋慶祝活動,邀請我們協助過的移工們「回娘家」,歡慶穆斯林新年。

謝謝雇主帶我去醫院檢查,我會勇敢面對乳癌化療

2023/08/31 移工故事
阿瓦回憶,聽見醫生宣布是乳癌三期時,她自己沒有哭,倒是一旁帶她去醫院檢查的雇主阿嬤,心疼地抱著她,哭得好大聲。 阿瓦來台灣快12年,中文流利,照顧中風的阿公7年多,和阿嬤感情很好。去年阿瓦摸到乳房有腫塊,因為不痛,所以沒有積極處理。隨著時間慢慢過去,她發現腫塊沒有消失,隨口向阿嬤提起這件事,阿嬤非常緊張,趕緊預約長庚醫院的乳癌篩檢,陪阿瓦去檢查。